【钢铁市场网消息】近日,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宣布,他们已成功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钢连铸坯裂纹控制方法”的专利,公开号为CN202410249996.3,申请日期为2024年3月。这一创新技术的研发,不仅解决了高强度耐腐蚀钢连铸坯表面裂纹的难题,还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据专利摘要显示,该高强度耐腐蚀钢连铸坯裂纹控制方法涉及对铸坯化学成分的精确控制。通过调整C、Si、Mn、P、S、As、Alt、Ti、Cr和Cu等元素的含量,使铸坯具备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强度。具体而言,铸坯的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确定为:C:0.05~0.07Wt%,Si:≤0.15Wt%,Mn:0.90~1.00Wt%,P:≤0.015Wt%,S:≤0.003Wt%,As≤0.05Wt%,Alt:0.02~0.045Wt%,Ti:0.075~0.095Wt%,Cr:0.30‑0.45Wt%,Cu:0.20~0.25Wt%。
在连铸过程中,广西钢铁与柳州钢铁的研发团队对结晶器水流速进行了精细调控。他们将结晶器宽面的水流速控制于7.8±0.1m/s,将结晶器窄面的水流速控制于8.5±0.1m/s。这一技术创新有效地改善了铸坯的冷却效果,减少了表面裂纹的产生,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实施这一高强度耐腐蚀钢连铸坯裂纹控制方法,广西钢铁与柳州钢铁成功将连铸机的拉速提高到1.3m/min,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一成果不仅为两家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整个钢铁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树立了新的标杆。
业内专家表示,广西钢铁与柳州钢铁的这一创新技术成果,充分展示了他们在高强度耐腐蚀钢连铸坯生产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研发实力。未来,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预计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钢铁行业的整体竞争力。